那些我所見過的──
瘋狂的天才、聰明的瘋子。
三十四則痴狂短篇故事集,
顛覆你的世界觀,
顛覆你對「正常」的定義!

 

 

介紹:

 

書名:《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作者:楊建東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23

繁體卷數:全 1

 


100個天才,99個瘋。小心,還有一個是你。
  
狂亂,躁動,孤獨,不被理解……
一本文學、醫學、哲學交織而成的精神病小說,
探看消失在恐懼、憂鬱、躁鬱、精神分裂、
被害妄想、創傷壓力症候群之下的顫慄心靈!

  
「一般人看別人,都是用視覺這一層維度,後來我味覺與視覺連通了,我用味覺看人,可怕的事情就發生了……
  
堅信影子有生命的男子,認定自己是上帝、能設定人間腳本的副教授,活在第十一維度裡的女研究員,自殺無數次、想幹掉平行時空的自己的科學界名人……這群人,腦袋裡有著常人視為荒誕不經的思想,總是做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脫序行為,甚至進行著罔顧人命的實驗。
  
他們是精神病院裡的患者,多數更是高學歷、專業領域裡的佼佼者,有的發展出怪誕卻不失邏輯的理論,因而吸引大批民眾成為信徒,有的甚至以戲謔方式,瞞騙過所有「正常人」。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現實與虛幻,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而這一切,究竟是他們太瘋狂,還是我們太盲目?

 

 

 

心得:

 

叔本華:「每個人都將自身所感知的範圍當作世界的範圍。」

 

在本書中總共收錄了34個作者身為一名精神病醫師的病例,其中不乏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也有真的是會對外在世界造成很大傷害的精神脫序者,當然也有比較驚悚的案例。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非常堅信他們所感知到的世界,就是他們心目中真實的世界,許多的案例,不乏是可以跟作者說出一篇又一篇從科學角度出發的「精闢見解」的病人,當然這也是因為作者在挑選這些案例的時候,是有意識的特別挑出這些可以很條理分明的說出他們論點的案例,並非精神病患都是如此的,應該說這些案例都相當特殊且少數的。

 

他們的想法與現時的社會認知、科學體系有所不同,但並不能就認為他們一定就是錯的,就像是許多驚人的科學發現,在發現之初還不是被當作是瘋子一樣看待,可是後來的事實證明,其實他們才是對的,當初罵他們瘋子的人才是笨蛋,所以看完《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可以適度的改變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那些偏激的刻版印象。

 

他們的病應該因為他們的認知已經嚴重危害到自己的生活,或是社會秩序的維護,為了保護他人以及他們的人身安全,所以必須對他們的脫序行為做出治療,而不是他們腦海裡那些與世俗不同的想法,精神病患與傷害他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等號關係。

 

然而我們在學會以同理心去看待他們的同時,也要避免自己產生精神方面的認知問題。

 

作者在書中還提出了他行醫多年的另一項觀察:學歷愈高、知識面愈廣的人,出現精神認知疾病的機率就愈高,這句話其實還蠻嚇人的,由書中那些為數不少的高知識份子病例可以當佐證。

 

不過當然這不是在鼓勵大家最好別念書,腦袋放空空,而是「別過分執著」,太過執著於一個地方,就容易鑽進死胡同裡,鑽牛角尖的結果,很容易讓自己的思想越來越狹隘,進而容易產生精神方面的認知問題,所以最好在專研學識的同時,也要學會讓自己的心境開闊,最好有如海能納百川般的胸襟與氣度,不然也要有適時「踩剎車」的能力。

 

可是就現今的教育體制而言,只有教大家如何在學習中脫穎而出,如何考試考高分,這方面的教育就相形見絀,所以這方面的學習還是要靠大家各自努力了,當然廣泛的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從閱讀裡接收不同作者的想法,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寬闊,從中學會開闊自己的心境與思想。

 

最後,說真的,書中的許多案例有讓人在看懸疑或是獵奇性質比較濃厚的小說感覺(這樣說好像不太妥當……),也許這就是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所說的:「天才與瘋子比鄰」最好的寫照,當一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奇思幻想,而不是被那些奇思幻想所控制,也終將決定他們人生際遇的不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楊建東 寶瓶文化 試閱
    全站熱搜

    漫天雪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