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介紹:
作者:厄普頓‧辛克萊 Upton Sinclair
譯者:王寶翔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4/12/17
繁體卷數:全 1 本
1906年,老羅斯福總統在吃早餐時看《魔鬼的叢林》,
他嚇得大叫著跳起,
吐掉嘴裡的食物,把餐盤裡的香腸扔出窗外,
最後,他派人到芝加哥調查,
證實了小說的真實性,強制國會通過食品管制法案,
更推動了「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誕生……
他嚇得大叫著跳起,
吐掉嘴裡的食物,把餐盤裡的香腸扔出窗外,
最後,他派人到芝加哥調查,
證實了小說的真實性,強制國會通過食品管制法案,
更推動了「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誕生……
★美國「扒糞運動」(揭發黑幕的新聞報導浪潮)的第一部經典代表作。
★紐約公共圖書館──本世紀具影響力的159本經典。
★巴諾連鎖書店《圖書》(Book)──改變美國的20本書。
★商業內幕網Business Insider──扭轉世界歷史的25本書。
★美國國會圖書館──塑造美國的88本書。
★美國大學生必讀的100書。
從牲畜到人,尊嚴都被黑心魔鬼剝奪殆盡……
在這裡,除了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
其他什麼都是假的!
喬治一家十二口從立陶宛飄洋過海來到美國,住進芝加哥屠場區,只是,滿懷著憧憬追尋美國夢,迎來的竟是永無止境的惡夢。在那裡,他們親眼見識到肉品加工業的詐欺行為──壞得沒辦法做成任何食物的肉,不是拿去做罐頭,就是剁碎做成香腸。
屠場區的工作將他們的身心摧殘殆盡。喬治的老父因惡劣的工作環境而病逝;他自己遭遇職災卻被主管炒魷魚,只有誰也不敢去的地獄肥料廠願意留;愛妻安娜被搬運工老闆性侵,為了確保生計只能一再咬牙承受,知情的喬治因怒打對方而遭逮捕入獄。好不容易獲釋,他立刻面臨付不出錢而全家被趕出門的困境;伴隨著安娜臨盆的哀號和離世,他們倆的第二個寶寶沒能保住。強忍悲傷再度求職的喬治到處碰壁,連他大兒子也在泥濘的街道上淹死……
家破人亡的喬治,該怎麼繼續跟絕望的魔鬼搏鬥?他是否有機會從這場惡夢醒來?
在人們眼前,那些看似好得不能再好的一切,藏著壞得不能再壞的幽靈、比黑夜更黑暗的惡意!普頓‧辛克萊揭開當代社會最令人心驚的黑幕,迫使人們面對最不堪的真相……
「我想瞄準公眾的心,卻意外打中他們的胃!」
酸臭的壞死豬肉變特級香腸,
全身長滿瘡的牛變罐頭,
腐敗奶油除臭後,再加脫脂牛奶攪一攪就能再賣!
屠場叢林的魔鬼,化身為瘦肉精、塑化劑、毒澱粉、餿水油……
至今仍不斷的在人間降生!
心得:
在《魔鬼的叢林》一書中透過喬治一家人的悲慘遭遇揭露了芝加哥屠場區的業主種種為了牟利,無所不用其極地榨取動物和勞工每一分的好處的卑劣行為,也描繪了渺小百姓在資本主義的產物─集權跟錢於一身的資本主面前,永遠都是渺小且可悲的命運,在這個故事中揭露的種種醜陋,黑暗的讓人讀來膽戰心驚,而且心情異常沉重。
“美國成了戀人與年輕人嚮往的國度─一個人只要付得起護照費用,便能相信自己的苦難結束了。”
在故事一剛開始的時候,懷著對「美國夢」無限美好幻想的喬治一家人,堂而皇之賣掉故鄉的微薄財產,踏上美國這塊土地,這時候的喬治身強體壯,懷抱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認為自己只要肯工作,生活一定會過的比以前在立陶宛的日子好,而他一到芝加哥的屠場區找工作,馬上就順利找到工作,好像也是老天爺在回應他的想法,在這個時期的他眼中,他完全無法理解他的同事為什麼老是抱怨工作、埋怨雇主,甚至他認為每天排在工廠門口等待工作機會的那些人都是因為能力不夠才得不到工作機會,理由就是像他這樣身強力壯的人馬上就找到工作了,可是喬治沒想過的是,那些現在看起來老弱體衰的人,並不是一剛開始就是這樣的老弱體衰的。如果喬治一直維持著他剛開始到芝加哥時的這般身強體健,如果他們一家沒有因為知識缺乏,而一再上奸詐商人的當的話(最好的例子是騙他們繳了大筆費用購屋,其實只是把房子租給他們的奸詐建商),他們一家也許可以在芝加哥安居樂業,實現當初他們來到美國時所懷抱的那個「美國夢」,可是事實總是跟上面的那些「也許」相反,如果芝加哥屠場區這麼好謀生,「美國夢」這麼好實現,那芝加哥屠場區就不會是個垃圾山、泥濘路面、幾十個人共擠一間小房間、生活條件極差的活生生的人間地獄了。
喬治一家人在這裡遭遇了其他移居芝加哥屠場區也會遭遇的困境,因為工作環境極差,連家中最強壯的喬治也不能免除因工作受傷,但即使喬治因工作受傷,他也得不到半毛的補償金,唯一得到的是工廠無情地馬上找人取代他的職位,誕生在這個家庭的好運總是屈指可數,而且稍縱即逝,老天爺好像是要考驗他們生命的韌性般,壞運總是接二連三的降臨,隨著喬治受傷在家養傷、安娜被上司性侵,喬治怒而狠揍對方,結果被捕入獄、安娜難產死亡、兒子小安東尼在街上的泥濘水池溺斃,一連串的打擊讓喘不過氣來的喬治決心要拋下這一家子,自己踏上以大地為床、四處打工賺取餐費的日子,這段日子對總是被錢追著跑的喬治來說是段頗為愜意的日子,可是這種居無定所的日子是沒辦法熬過寒冬跟受傷的,按照以往慣例好運總是不常在的喬治,這次依然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好不容易透過當「工賊」升上領班,過著比較餘裕的日子,可是這時候他再次遇到當初欺負妻子的那個上司,他狠狠的再揍了那個人一頓,於是弄丟了自己的工作,再次回到街頭過著了無希望的日子。
“不,鐘聲不是響給他聽的,別人的聖誕節不是要給他過的,他們根本沒把他算進去。他舉無輕重,像垃圾或動物屍體被扔開。……他的妻子垂亡,寶寶可能在挨餓,全家人或許會死在低溫中,人們卻盡情敲著耶誕鐘聲!這也像是難堪的嘲笑─都是為了懲罰他!”
這本書出版最常被拿來媒體炒作的話題總是聚焦於書中揭露的芝加哥屠場區中為了牟利,種種對待食物的粗暴作法,“人們真的會把豬隻利用殆盡,唯獨放過牠們的尖叫”,的確,書中揭露的那些將牛羊豬隻身上每分每毫都利用殆盡的龐大工廠體系真的令人吃驚,可是最讓人吃驚的還是他們對待那些食物的態度,在如此惡劣環境衛生中誕生的肉品罐頭,也難怪媒體會拿這點當噱頭來代替這本書真正要傳達的理念,可是這番炒作下嚴重失了作者最初寫作本書的用意,辛克萊就曾在《柯夢波丹》雜誌上公開抱怨過:「我想瞄準公眾的心,卻意外打中他們的胃!」辛克萊想透過這本小說傳達的是什麼,雖然無知的媒體不瞭解,可是我想每個真正翻開這本書、從頭看到尾的讀者都可以了解,他其實真正想瞄準的是想將那些工人如地獄般的生活攤開在大眾的眼前,如此辛苦的工作,最終換來的不是安穩的日子,最有可能是得來一連串嚴重的打擊,直至所有的夢想、理想,甚至希望都泡滅,心如死灰到人生唯一的追求只剩下下一餐的餐費而已,可是因為這畢竟是工人的問題,不在其中或是家人親屬不在其中的人感受不到,而「食」的問題是只要是人都會碰到的,所以沒看過這本小說的人都只會將焦點關注於「食」的這個問題之上。
這本小說中真正提到芝加哥屠場區那些泯滅人性的食物製造過程的片段,幾乎占不到整本小說的十分之一的分量,可是這本小說卻用以整本、將近四百頁的篇幅來述說一個最基層勞工的無奈與悲傷,資本家把這些勞工不是當成資產來好好愛護,而是當成像那些牛羊豬一樣,無情地盡情剝削,等勞工傷了、病了就一腳踢開,補進新的工人,反正工廠外面總是排著大把的人搶著要工作,作者寫作這本書的用意應該是要大眾正視這個問題,為那些廣大、身處社會最基層、支持社會順利運作,卻毫無發言權的勞工們作出改變,可惜的是這本書引起最大的迴響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改革,不過這本小說中講述到的兩大主題─勞工問題跟食品安全,對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拿起中文版本讀著這本小說的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雖然故事是講著二十世紀初的芝加哥屠場區,可是我不知道該說作者辛克萊太真知灼見能看見這些當初被大眾忽略的問題,還是要說人類都沒有絲毫進步,勞工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之道,食品安全更是在近日裡的那一連串的連環爆裡,顯示食品安全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所進步,反而更加猖獗濫用科學知識來製造一個又一個堪比故事中那些令人怵目驚心的食品製造過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