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真相!四名台灣少年,
究竟是誰會在三十年後變成震驚全美的連續殺人犯?
繼直木獎一致通過得獎作品《流》之後,
東山彰良再度獻上以台灣為舞台的青春成長犯罪小說。
介紹:
書名:《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作者:東山彰良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9/01/28
繁體卷數:全 1 本
令人震驚的真相!四名台灣少年,究竟是誰會在三十年後變成震驚全美的連續殺人犯?
繼直木獎一致通過得獎作品《流》之後,東山彰良再度獻上以台灣為舞台的青春成長犯罪小說。
★三冠達成!連續獲得日本文學獎肯定!
第34屆 織田作之助獎
第69屆 讀賣文學獎
第3屆 渡邊淳一文學獎
「如果說,《流》是光,那我希望這部小說是影。」──東山彰良
在暑假即將結束的兩天前,我們的人生從此完全變了調……
一九八四年,台灣。
十三歲的鍾詩雲,經歷了哥哥意外過世、父母拋下他前往美國等變故,
寄住在眷村牛肉麵店的同學阿剛家裡,整天想著打架鬧事,幹些尋求刺激的事情。
這年夏天,他和阿剛、阿剛的弟弟達達,以及住在本省人地盤的阿杰,
四名少年決定執行一項計畫……
二○一五年,美國。
震驚社會的連續殺人魔「布袋狼」遭到警方逮捕時,
「我」接受委託擔任他的辯護律師,沒想到「布袋狼」居然會是這個人。
我注視著底特律荒廢的街道,回想起在台灣度過的少年時代。
那一年,我們十三歲……
少年時代如此虛幻痛苦,卻又閃閃發亮。
繼直木賞得獎作品《流》之後,
東山彰良第二本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
本書特色
●台籍旅日作家東山彰良,繼直木獎一致通過得獎作品《流》之後,再度獻上以台灣為舞台的故事。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連奪日本文學獎三項大獎,文壇一致給出好評。許多日本讀者看完甚至表示這本書「能夠聞到台灣街道的氣息」。
●延續前作《流》流暢、傳神的譯筆,譯者王蘊潔小姐再次使出渾身解數,仔細與作者(以及作者父母)逐句確認,致力呈現最好的翻譯品質。
●耗時一年半的往返協調,終於爭取到原版封面照片授權,忠實向讀者傳達原汁原味的視覺體驗。
心得:
作者序當中提到作者東山彰良希望這部小說是「影」,所以並沒有任何奇蹟發生在故事中的少年主角身上,鍾詩雲、林立剛、林立達以及沈杰森,就像所有年少輕狂的少年一般,曾經是那麼的無憂無慮、不知天高地大的,當然也像他們一樣,在命運的面前,渺小如微塵,毫無反抗的能力。
故事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圍繞著四位青年,一條則是繞著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犯布袋狼的故事,而且故事進行當中,發生令人相當出乎意料的劇情發展,這兩條主線的「我」產生非常出乎意料之外的發展,「我殺的人」是誰?「殺我的人」又是誰?少年充滿苦澀卻也充滿懵懂的夏天,卻走向一條崎嶇道路。
看到一個日本作家,用華西街等等很熟悉的地名跟用語來寫故事感覺有點奇妙,尤其還講到應該只有台灣人才會懂得本省人跟外省人之間的情節,可是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有點像是外國作家以台灣為題材寫作的故事那樣,難免會出現一些比較奇妙的解釋,像是向關公執筊杯,關公看到這樣的解釋,大概會氣到吐血吧XDD
不過向神明執筊杯問前程也阻擋不了悲劇的誕生,不是更加令人感到唏噓嘛,少年們對自己行為感到遲疑,而去求神問卜,可是就連神明也無法違背命運的巨輪,就像作者序中所說的,沒有開外掛的可能,他們的命運都朝著既定的軌跡緩慢的向前進。